當前位置: 資訊> 春季全國會上演拖拉機技術流變
春季全國會上演拖拉機技術流變
一年一度的全國春季農機展再次花落駐馬店會展中心,盡管行業步入低谷,眾多企業面臨經營挑戰,本次展會仍吸引了600余家企業參與,未參展的企業亦派遣代表到場,現場匯聚了眾多企業領袖,旨在通過同行交流及友商合作尋求破局之道。
春季農機展上,拖拉機產品仍然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據不完全統計,本次展會上有40多家拖拉機企業參展,我們所熟知的一拖東方紅、濰柴雷沃、東風農機、道依茨法爾等公司悉數到場,展會是市場競爭的延伸,產品是展會競爭的核心,那么今年春季會上拖拉機行業有什么新特點呢?讓我們從拖拉機技術路線的角度做個分析。
一、動力換向激戰正酣
目前國內拖拉機行業面臨著機械擋、自動擋、純電、混動,以及氫氣、甲烷等多種技術路線、多種能源的選擇困境.技術路線的分歧,一方面是企業的商業行為,另一方面則與補貼政策的導向有莫大關系。
2024年8月新三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下發執行,傳統機械換擋拖拉機補貼下調,而自動擋拖拉機補貼力度加大,動力換向與動力換擋、CVT拖拉機補貼標準相同。
動力換向技術成熟,多數國內企業有能力提供產品,且其終端售價遠低于CVT拖拉機。因此,動力換向拖拉機性價比高,更受歡迎,2025年企業對此熱情高漲,春季展會即見一斑。
本次展會上,一拖展出了LP2604-C、LMA2004-C、LXM1604-C、MY1204-9等動力換向拖拉機,據悉,一拖已成功研發出涵蓋80至320馬力范圍的全系列動力換向及動力換擋拖拉機。濰柴雷沃展出了P1204-4P2、M3004-7NP1等多款動力換向產品,采取的是動力高低檔+動力換向,電控濕式離合器,據稱,其在同類產品中擁有顯著的技術優勢。黃海金馬展出了YQX1804動力換向+動力高低檔拖拉機;東風農機展出了DF2804-PS動力換向拖拉機,主變速AMT電控同步器換擋,副變速區間動力換擋;悍沃展出了HP2604-G動力換向、動力高低檔拖拉機;洛陽豐收展出了芬美德FC2104-P動力換向拖拉機;英軒展出了YX2004-5P動力換向拖拉機。
可以看出來,本展會上動換向拖拉機是一個熱點,其次是不同的企業也有不同的技術方案,總體而言,山東系拖拉機主要遵循的是雷沃所采用的動力高低檔結合動力換向,并配備電控濕式離合器的技術路徑。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動力換向拖拉機的生產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展會上某知名企業雖然展示了近10臺大馬力拖拉機,但并未展出動力換向拖拉機。一些小企業展出的仍然是嚙合套變速箱拖拉機。
二、動力換擋、CVT長線布局
從搶占現實需求的角度看,今年拖拉機企業最重視的是動力換向拖拉機,由于補貼政策已經明朗,既然動力換向和動力換擋、CVT是同一個補貼標準,“兩利相權取其重”,企業要抓今年的補貼政策紅利,當然是優先推廣動力換向拖拉機,所以今年國內拖拉機企業對動力換擋和CVT拖拉機的熱情有所降低,幾家提供變速箱的供應鏈企業也表示今年要主抓動力換向變速箱,動力換擋的先緩一緩。
春季會上動力換擋、CVT拖拉機并不多。濰柴雷沃今年展出的拖拉機可分為CVT和動力換向兩大系列,雷沃CVT產品已形成系統化,并且真正地實現了商業化應用,本次展出了P3404-8V、P2404-7V等主銷機型。
揚州迪瑪馳和廣東鋯耘公司重組后第一次在全國會上亮相,本次展出了UP3604全動力換擋拖拉機,現場工作人員介紹,UP系列拖拉機涵蓋3204至4004四個功率段,配備16F+4R變速箱,且據廠家稱,此乃本屆展會上唯一展出全動力換擋拖拉機的廠商。
春季會參展的企業數量本身并不多,到現場參展的拖拉機企業也只有約40家,部分知名品牌缺席,導致動力換擋和CVT產品展示匱乏,變速箱參展企業同樣數量有限,濰柴動力展出了320馬力CVT動力總成,這套總成在2024年長沙全國會上展出過。
三、機械擋仍是銷售主力軍
總體來看,動力換向領域準備不足的企業眾多,未攜機型參展;動力換擋和CVT技術門檻高,部分企業甚至難以完成樣機制作,所以參展的企業和展出的產品都很有限。
本屆展會上真正的主角仍然是機械擋的傳統拖拉機,目光所止,仍然是嚙合套換擋、同步器換擋、棱式換擋拖拉機的天下。
須知,盡管自動擋拖拉機性能優越,但用戶收益大幅下降乃至大面積虧損的現狀下,質優價廉、性能穩定、使用可靠、配件服務齊全的機械擋拖拉機仍然是主流需求。
所以企業無需恐慌和焦慮,在動力換擋元年,機械擋拖拉機仍然占據需求的大頭,把機械擋干好,企業仍然會有飯吃,相反,明明沒有開發自動擋拖拉機的實力,且要硬著頭皮上,可能不但吃不上自動擋的紅利,還有可能丟掉自己安身立命的機械擋產品市場。
整體看,機械擋有以下的新情況:一是中小馬力機型被重新重視,如50馬力檔的拖拉機由于不需要安裝尾氣處理裝置,所以性價比突出,很多中小企業重點展出了50馬力檔的系列化產品;二是產品品質在提升、外觀在改變、配置豐富化,機械擋拖拉機已從昔日的‘大馬拉小車’及低價競爭的泥潭中走出,轉而邁向品質競爭的新階段,市場甚至出現了以大功率偽裝成小標車型的現象,如原來90馬力車型標號為50馬力,國內中馬力拖拉機的功率正在“逆轉”,這對用戶來講是個好事情。
從展會上看,一方面是拖拉機企業誰都不敢對動力換向、動力換擋等高補貼的機型掉以輕心,另一方面沒有企業敢放棄當前主流需求的機械擋機型,對于眾多企業而言,動力換擋和CVT象征著門面與形象,而機械擋則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內核角色,再說了,國內農機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千層餅結構’,其中,低端拖拉機和機械擋拖拉機依然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及多樣化的應用場景,拖拉機企業丟掉機械擋拖拉機,將會失去現場,也必然沒有未來。
四、混動熱情稍降,靜等政策靴子落地
汽車和工程機械行業混合動力的熱情并沒有在拖拉機行業重現。
本次展會上,明顯的感覺是拖拉機企業對混合動力拖拉機的熱情有所降低,在混合動力拖拉機鑒定大綱沒有出臺,補貼政策沒有明朗化之前,國內混合動力拖拉機將會經歷一段時間的低潮。
春季會上,混合動力拖拉機參展企業寥寥,機型展示亦顯單薄,然而,一些知名企業及其標志性機型依舊亮相展會,吸引著專業觀眾的濃厚興趣。
如黃海金馬YX3004ET、英軒重工YX3004-8HEV、東風農機DF2804(F)等,長沙會以全系列混動拖拉機參展的河北鎧特缺席本次展會。
混合動力拖拉機暫陷低谷,補貼政策導向為關鍵所在。然而,展會表象不可盡信,企業缺席并不代表忽視,實則國內多家實力拖拉機制造商,正攜手玉柴動力、上柴動力等,或明或暗地推進混合動力拖拉機的研發與技術積累,一切準備就緒,只待補貼政策東風勁吹。
五、純電鳳毛麟角
在本屆展會上,令人略感意外的是,純電拖拉機在本屆展會上依舊未獲足夠重視,因為似乎只有黃海金馬展出了一款YL254ET純電動拖拉機,該產品曾多次亮相全國展會,成為備受矚目的明星展品,觀眾對其頗為熟悉。
本次展出的是一款帶駕駛室的YL254ET,其外觀有所升級,做工更顯精致,據說這款產品已經實現了批量銷售,此外,據傳黃海金馬已成功研發出70馬力純電拖拉機,讓我們期待在10月份武漢會能一睹芳容。
據相關專家的觀點,當下純電拖拉機不被企業“待見”的原因:一是沒有進入補貼目錄,代表著政策制定態度還在搖擺,只要不進入補貼目錄,純電拖拉機就很難在國內被商業化;二是目前成本高,價格上劣勢明顯,據悉YL254ET售價約10萬-13萬元,某科技企業的140馬力純電拖拉機售價50萬元,與傳統拖拉機相比,電動拖拉機在作業效率上并沒有明顯的優勢,但價格劣勢巨大,再加上用戶接受度很低,所以導致國內的純電拖拉機處于有價無市的尷尬境地。
按照國內電動汽車的發展歷程,電動拖拉機推廣初期,國家必然通過大額補貼降低用戶購買與使用成本,待規模效應顯現,成本下降,價格親民,方能促成大規模生產與應用。
另外,造成國內純電拖拉機發展滯后的一個原因是企業仍然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使用場景,美國帝王拖拉機關注于葡萄園,中科原動力正在開發養牛場使用場景,也許都是正確的方向,但都需要時間來驗證。
國內純電拖拉機的希望,一方面是要進入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目錄,另一方面是要盡快找到一個合適的使用場景,補貼可降低購買門檻,合適的場景可促進技術熟化,這兩者缺一不可。
六、無人駕駛拖拉機暫處低谷
無人農場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推進中,但是無人駕駛拖拉機在全國社會上卻難覓蹤影,這與三年前遍地英雄干無人拖拉機的盛況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造成這種現象的可能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過于超前,目前還沒有剛性需求。一種新技術能被產業化且被用戶大量的使用,絕對不是技術先不先進的問題,也可能不是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與機器的使用環境有關,實事求是地說,近年來我們目睹的無人駕駛拖拉機,其中相當一部分已具備耕種管收等全方位作業能力,其測試的作業效率與質量均優于傳統農機。然而,由于當前配套體系和使用環境尚不完善,無人駕駛農機在實際應用中的機會仍較為有限。
其二是無人化的概念不再新鮮,企業不愿意再炒作這個概念。確實,經過五六年的發展,人們對無人化的概念已不再感到新奇。這種見怪不怪的現象,使得無人化技術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加之其商業化應用的困難,導致觀眾對展出無人駕駛拖拉機的企業產生了諸如“炒作概念”“嘩眾取寵”等負面印象,因此企業也愈發謹慎地展示這些產品。
不過電動化、無人化、智能化、綠色化是全球拖拉機發展的主航道,目前的偃旗息鼓只是在積蓄力量,相信不出五年,無人駕駛拖拉機必然還會再次爆火,等到無人駕駛拖拉機重出江湖的時候,必然是智能農機時代真正地到來。
后記:站在農機行業轉型的十字路口,這場春季全國農機展會折射出中國拖拉機產業的韌性與創新力。技術路線之爭背后,是市場需求與政策導向的雙重角力——動力換向的短兵相接、機械擋的堅守突圍、新能源的蓄勢待發,共同編織著產業升級的經緯。盡管行業寒冬未退,但企業已用行動證明:危機中孕育著變革的生機。當政策東風與市場真實需求同頻共振,屬于中國農機的智能化、綠色化新時代,或許正從這個春日的駐馬店啟航。
- 暫無評論